近日,重慶工商大學申報的成果《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這里找到發(fā)展的天空——重慶工商大學十三載推進“勤工助學+”系列主題平臺品牌化育人助成長》獲得第八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yōu)秀成果優(yōu)秀獎。
重慶工商大學是在中國深化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大力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和重慶直轄的時代背景下,于2002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原渝州大學和原重慶商學院合并組建而成,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重慶市政府管理為主。
近年來,重慶工商大學確立面向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為主的“大”勤工助學工作格局,堅持“篤學、勵志、創(chuàng)造、價值”的勤工助學文化理念,積極營造勤工助學的濃厚氛圍,鼓勵支持學生開展勤工助學,校內各單位熱烈響應、協同配合,逐步形成了“勤工助學+五大主題平臺”、“勤工助學+品牌育人”的勤工助學格局和體系;在實現不讓“任何一個有志的大學生因貧困而失學”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為每一個有發(fā)展需要的學生搭建重慶高校首創(chuàng)的“勤工助學+”系列主題平臺——自立自強的勤工助學書報亭、有聲有色的學生助理學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股份制CTBU大學生實踐經營(集團)公司、校企相互滲透“訂單式”的大學生兼職招聘會和開放、公益性的“GO購校園”交易市場等勤工助學平臺和崗位,學校從政策推動、資金支持、場地提供、資源整合、組織管理等方面大力推動品牌化運行“勤工助學+“系列主題平臺和品牌活動,為學生個體個性發(fā)展提供了勤工助學機會和發(fā)展空間,多層面多層次多角度全面助成長成才的育人效果,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勤工助學+”的五大主題功能平臺上找到屬于自己的發(fā)展“天空”,極大地體現了“勤工助學+”的品牌價值和育人的深度感召力、影響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凸顯了校園文化的魅力,豐富了校園文化的層次和內涵。這是重慶工商大學高度重視大學文化建設工作,著力于頂層設計,注重系統規(guī)劃,積極創(chuàng)新教育品牌、加強高校社會服務功能的結果。
據悉,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yōu)秀成果評選由教育部思政司負責組織實施,是我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成果的最高獎項,倍受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高校的重視和關注。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絡班即網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