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國際中文教育專業(yè)碩士培養(yǎng)工作,加強國際中文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促進國際中文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2022年7月30-31日,由北京師范大學國際中文教育學院、西北師范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國際漢語教師研修基地聯(lián)合舉辦的“第九屆全國國際中文教育人才培養(yǎng)論壇暨專業(yè)碩士培養(yǎng)工作研討會”,在甘肅蘭州成功舉行。本次會議由于受到疫情影響,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線下會場設于西北師范大學。
來自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等50多所高校的近150名專家、學者代表出席了本次論壇,在騰訊線上會場高峰期有500名省內外高校人員參會。
天津師范大學校長鐘英華、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康震、西北師范大學校長劉仲奎等領導致辭,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黨委副書記宋永波出席了論壇開幕式,代表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發(fā)表重要講話。天津師范大學鐘英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李泉教授、北京大學趙楊教授、華東師范大學葉軍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宋繼華教授分別做了大會主旨報告。
會議以“新時代漢語國際教育人才培養(yǎng)”為核心議題,與會者圍繞國際中文教育領域的線上學習與教學研究、人才信息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評價、專業(yè)碩士實習與實踐、語言與文化教學資源建設、“中文+”人才培養(yǎng)等相關議題進行了分組發(fā)言與熱烈討論。
蘭州理工大學文學院楊曉靄教授、魏琳教授、朱晶松老師、外國語學院吳曉娟老師受邀參加了此次研討會。受大會邀請,楊曉靄教授和魏琳教授承擔了第五分會場的主持工作,朱晶松老師承擔了第一分會場主持工作。在會上,楊曉靄教授做了題為《文學經典的超越性及其跨文化傳播》的學術發(fā)言,魏琳教授做了題為《甘肅優(yōu)秀文化融入來華留學生漢語教學的路徑研究》的學術發(fā)言,朱晶松老師做了題為《漢語學習手機APP“Super Chinese”與“嗨中文”對比研究》的學術發(fā)言,吳曉娟老師做了題為《蘭州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對外漢語教學》的學術發(fā)言。她們的報告引起了與會者的重視與興趣,并圍繞這一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通過此次會議,我校教師研討了國際中文教育專業(yè)碩士培養(yǎng)的相關問題,這不僅有利于促進國際中文教育專業(yè)建設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也對完善國際中文教育碩士培養(yǎng)機制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絡班即網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xiàn),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