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建設發(fā)展,北京大學于2022年4月23日召開“北京大學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研討會暨國際關系學院國家安全學系成立大會”。此次會議由北大國際關系學院主辦,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防大學、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外交學院等國內2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80余名專家學者通過線下線上相結合方式參會,與會者圍繞新時代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的定位與使命展開深入交流。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協(xié)名譽主席韓啟德,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邱水平,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國際防務學院院長、少將徐輝,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原副院長、少將唐永勝,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總體國家安全觀研究中心秘書長袁鵬,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中華美國學會會長倪峰,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楊明杰,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博,外交學院副院長王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專職副秘書長于江,北京大學燕京學堂名譽院長袁明,北京大學區(qū)域與國別研究院院長錢乘旦、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燕繼榮,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學峰,以及北京大學相關職能部門領導,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唐士其、黨委書記初曉波及學院黨政領導班子成員線下出席會議。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國家安全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長范維澄,北京大學國際戰(zhàn)略研究院院長王緝思,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楊光斌等嘉賓學者線上參加開幕式。
北大國際關系學院國家安全學系于當天正式成立。韓啟德表示,國家安全學系的成立是貫徹和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構筑國家安全人才基礎和夯實國家安全能力建設的重要舉措。
“當前國家安全學是一個新設學科,要建設好此學科任重道遠! 針對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韓啟德提出六點建議:一是深刻理解國家安全學學科框架及內涵,厘清學科邊界,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二是確定北大國家安全學系的發(fā)展重點和特色;三是以政治學為主向外拓展,將政治學與經濟、法律、信息科學、公共衛(wèi)生等學科緊密融合,開展交叉研究;四是育人為本,著力編寫優(yōu)質教材;五是開展國內外廣泛合作,形成實質性學術共同體;六是結合實際,堅持問題導向,建設綜合性應用型學科,切實發(fā)揮好智庫作用。
邱水平代表學校黨委對國際關系學院國家安全學系成立表示祝賀。他指出,總體國家安全觀開辟了國家安全治理新路徑,為推動和完善全球安全治理貢獻了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去年北大增設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并明確國際關系學院為承擔該學科建設任務的主要院系,這是學校服務國家戰(zhàn)略、加強學科布局的一件大事。未來國家安全學系將緊密圍繞黨和國家戰(zhàn)略部署,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打造高水平師資隊伍,著力培養(yǎng)高素質、復合型的國家安全人才,并聚焦總體國家安全觀重大課題開展深入研究,為全方位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作出北大貢獻。
洪大用認為,國家安全學是新學科、跨學科、大學科。隨著國內外新形勢新挑戰(zhàn)出現(xiàn),著眼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國家安全學學科需要心懷“國之大者”,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在既有研究基礎上開拓創(chuàng)新,立足交叉融合定位,探索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的新路徑,堅持實事求是、穩(wěn)步推進、注重質量、服務需求。北京大學國家安全學學科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部署的博士學位授權點之一,應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教育部將聯(lián)合相關部門支持建優(yōu)建強一批囯家安全學學科點。
唐士其在主持開幕式時向與會嘉賓介紹了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家安全學學科至今的發(fā)展歷程,明確了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即突出學科的綜合性、整體性和國際性。學院將采取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方式,通過國家安全學學科的建設,把學院的教學科研推上一個更高的臺階。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通過與各兄弟院校共同努力,學院有信心建立起一個具有中國特色、北大風格、世界一流的國家安全學學科。
兄弟院校及院系代表也對大會召開表示祝賀并致辭。楊光斌認為,國家安全學打通了政治學研究的孤島,要正確認識總體國家安全觀中政治安全與國際安全之間“根本”與“依托”的關系。孫學峰對北大國關學院在新的學科方向上新模式的探索表示祝賀、贊許與期待。徐輝提出,國家安全理論具有高度的國家和政治屬性,中國的國家安全理論研究要緊密結合實際,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概念和話語敘事。王帆認為,國家安全學學科具有系統(tǒng)性、交叉性與前沿性的特點,期待外交學院的國家安全研究未來與北大國關學院相互交流、各具特色、“各安其安、安安與共”。錢乘旦表示,期待北大國家安全學和區(qū)域國別研究在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方面的交流合作,想國家所想、急國家所急、應國家所需。燕繼榮表示,未來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會繼續(xù)積極參與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全力支持配合國關學院的工作,共同建設北大品牌、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國家安全學學科。
范維澄、王緝思、袁鵬、唐永勝、楊明杰、倪峰受邀發(fā)表大會主旨演講,先后以“國家安全學學科與科技點滴”“國家安全與國家其他目標的關系”“關于國家安全與國際關系的學科融通問題”“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推進國際安全學學科建設創(chuàng)新發(fā)展”“總體國家安全理論與實踐”“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一些認識”為題,圍繞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指導意義與國家安全學的發(fā)展方向發(fā)表深刻見解。主旨演講環(huán)節(jié)由初曉波主持。
平行分會場討論于下午進行。60余位活躍在國家安全、國際關系、國別與區(qū)域研究、國際政治經濟學等領域的知名學者和中青年骨干,以及資深專業(yè)學術刊物負責人就“國家安全學的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yǎng)”“國家安全學的學理搭建與領域融合”“國家安全學的學科公共產品建設”“區(qū)域國別研究視域下的國家安全學”等四大主題展開交流研討。
大會閉幕式由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張海濱主持。閉幕式上,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黃大慧、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節(jié)大磊、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助理教授祁昊天、北京大學區(qū)域與國別研究院副院長翟崑代表各平行分會場匯報各自專題討論成果。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首任國家安全學系主任于鐵軍對大會進行了總結。于鐵軍表示,國家安全學是在傳統(tǒng)安全與非傳統(tǒng)安全議題的相互交融激蕩中應運而生的,學科基礎雖仍薄弱,但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唐士其衷心感謝與會領導和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與厚望,并表示,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全院將不忘初心、砥礪奮進,與學界同仁一起,為國家安全學學科的建設和發(fā)展共同努力。
轉自:北京大學新聞網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絡班即網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xiàn),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