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招生網(wǎng)
        東北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招生網(wǎng)
    東北師范大學藝術學理論碩士研究生專業(yè)是音樂學院下設的研究生專業(yè),音樂學院有基礎理論部、音樂學系、聲樂系、鋼琴系、作曲系、舞蹈系、流行音樂系、管弦系和藝術研究中心、薩滿音樂舞蹈文化研究中心和社會音樂教育中心等教學和科研單位的綜合性辦學實體。東北師范大學藝術學理論碩士研究生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如下:
一、藝術學在職研究生培養(yǎng)目標
培養(yǎng)具有學術素養(yǎng)、學術道德,具備基本學術能力的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的藝術學理論學科的學術后備人才。
具體要求是:
1.具有進行藝術學理論研究所必需的知識結(jié)構(gòu),有較寬的知識面和學術視野,一定的人文素養(yǎng)和學術底蘊,以及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掌握藝術學理論及相關研究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2.具備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運用自己的藝術理論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能夠勝任普通高等學校、其他文化事業(yè)單位的教學、管理、藝術實踐工作。
3.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以及開展本學科研究與工作所需要的計算機與網(wǎng)絡應用技術。
4.具備良好的團隊意識與協(xié)調(diào)工作的能力;具有健康的體魄和比較完善的人格。
二、研究方向
1. 藝術發(fā)展史論
2. 藝術人類學
3. 中外藝術比較研究
三、培養(yǎng)方式
1.采取導師負責與集體培養(yǎng)相結(jié)合的方式。
新生入學第一個月內(nèi)完成師生互選,導師是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的第一責任人。成立碩士研究生指導小組,每個小組要由3-5人組成,配合導師,充分發(fā)揮集體培養(yǎng)優(yōu)勢。
2.課程學習以學科基礎課、專業(yè)主干課和發(fā)展方向課為主,輔之以其他專業(yè)的課程或全校公選課程、經(jīng)典文獻閱讀。碩士生需在導師指導下完成一定數(shù)量的文獻閱讀任務,并于第二學期期末提交2篇文獻閱讀報告。
3.有計劃地聘請國內(nèi)外專家來校授課,或派出碩士研究生到其他名牌高;蚩蒲性核拮x部分課程。嘗試與國內(nèi)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互相承認學分,聯(lián)合培養(yǎng)研究生。
四、學位論文
碩士研究生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即可開始學位論文的準備與寫作。學位論文主要考查碩士研究生具備的學術素質(zhì)和學術風范,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從事科學研究或擔負專業(yè)工作的能力。學位論文必須是科研論文。
1.個人研究計劃
碩士生應在導師指導下盡早初擬論文選題范圍,并圍繞選題查找、閱讀文獻資料,厘清研究現(xiàn)狀和意義、研究目標與內(nèi)容、研究思路與方法,對研究進度做好規(guī)劃。碩士生應在第二學期內(nèi)制定好研究計劃,提交學院備案。
2.論文開題報告
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時間安排在第三學期期末,第一次開題未通過者可于第四學期初進行第二次開題,如第二次開題仍未通過,轉(zhuǎn)入下一學年開題。開題報告時間與論文通訊評閱時間間隔不少于8個月。
開題報告的審查應重點考查碩士生的文獻收集、整理、綜述能力和研究設計能力;論題的創(chuàng)新性和論文框架的邏輯性。開題報告必須公開進行,并采取專家審查組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最終審議。
3.論文進展報告
碩士研究生在撰寫論文過程中,應向?qū)熥鲋辽賰纱芜M展報告。在論文送審前將兩次進展報告提交學院備案,并作為論文送審資格進行審查。
4.論文評閱與答辯
碩士學位論文必須由導師認可,并經(jīng)過專家評閱認定合格后,方可進行答辯。
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在第六學期期末之前進行(碩士研究生答辯應按照《東北師范大學學位授予工作細則》中的有關要求進行)。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應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按照答辯程序嚴格把關,并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最終審議后公布答辯結(jié)果。論文答辯未通過者應修改論文,并再次申請答辯。兩次答辯時間間隔不得少于半年。
完成學位論文并通過論文答辯后記6學分。
五、文獻閱讀
研究生導師組負責制定與修改文獻閱讀書目,并在每屆研究生錄取工作結(jié)束后,將文獻閱讀書目發(fā)給招錄的研究生。碩士生每學期至少閱讀三部經(jīng)典文獻著作,并撰寫閱讀筆記。
1.文獻目錄:
[1]貢布里希.藝術發(fā)展史[M].范景中譯.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2]H·H阿納森.西方現(xiàn)代藝術史[M].鄒德儂等譯.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4.
[3]丹納.藝術哲學[M].付雷譯.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
[4]杜安·普雷布爾等.藝術形式[M].武堅等譯.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5]沃爾夫林.藝術風格學[M].潘耀昌譯.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
[6]豪塞爾.藝術史的哲學[M].陳超南等譯.中國社科出版社.1992.
[7][美]奧托·G.奧克威爾克等.藝術基礎[M]. 牛宏寶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8]赫伯特·里德著.現(xiàn)代藝術哲學[M].朱伯雄等譯.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
[9]阿恩海姆,霍蘭,蔡爾德等.藝術的心理世界[M].周憲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10][意]卡爾維諾.為什么讀經(jīng)典[M].黃燦然譯.三聯(lián)書店,2000.
[11][英] E·H·貢布里希.藝術與科學[M].楊思梁,范景中,嚴善淳譯.浙江攝影出版社,1998.
[12][美]W·J·T·米歇爾.圖像理論[M].陳永國,胡文征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13][德]約翰內(nèi)斯·伊頓.色彩藝術[M].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
[14]馮友蘭.中國哲學史[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15]顧愷之.中國古代書畫名家畫語錄圖解[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16]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M].春風文藝出版,2002.
[17]溫克爾曼.論古代藝術[M].邵大箴譯.人民大學出版社. 1989.
[18]郎紹君.論現(xiàn)代中國美術[M].江蘇美術出版社,1996.
[19]郎紹君,水天中.二十世紀中國美術文選[M].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
[20]王一川.審美體驗論[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
[21]王一川.藝術學原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2]李希凡總主編.中華藝術通史[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3]李心峰.藝術類型學[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3.
[24]李心峰.元藝術學[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5]吳瓊.西方美學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6]潘耀昌.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教育史[M].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
[27]李心峰.中華藝術通史·夏商周卷[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8]高建平.全球化與中國藝術[M].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
[29]彭吉象主編.中國藝術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30]劉悅笛.生活美學與藝術經(jīng)驗[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
[31]河清.現(xiàn)代與后現(xiàn)代[M].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8.
[32]島子.后現(xiàn)代主義藝術系譜[M].重慶出版集團,重慶出版社,2007.
[33]C·愛森斯坦著,富瀾譯.蒙太奇論[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
[34]歐陽宏生.電視文化學[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2006
[35]張同道.藝術理論教程[M].北京:北師大出版集團,2014
[36][德]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電影的本性——物質(zhì)現(xiàn)實的復原[M].中國電影出版社,1982
[37]安東尼奧.梅內(nèi)蓋蒂.電影本體心理學[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
[38]張鳳鑄.影視藝術新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39]李稚田.影視語言教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40]傅正義.影視剪輯編輯藝術[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
[41]閔大洪著.數(shù)字傳媒概要[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42]張曉鋒.當代電視編輯教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43]鄭傳寅,黃蓓著.歐洲戲劇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44]王志敏.電影語言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45][英]克萊夫·貝爾,藝術[M].薛華譯.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
[46]沃爾夫林.古典藝術[M].潘耀昌等譯.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47]朱狄.當代西方藝術哲學[M].人民出版社.1997.
[48]塔可夫斯基.雕刻時光[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
[49]露絲·本尼迪克特.菊與刀[M].呂萬和等譯,商務印書館,1992
[50]露絲·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煒等譯,三聯(lián)書店,1988.
[51]列維·斯特勞斯.野性的思維[M].李幼蒸譯,商務印書館,1987.
[52][英]萊頓.李東曄,王紅.藝術人類學[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53]比梅爾.當代藝術的哲學分析[M].孫周興,李媛譯.商務印書館,1999.
[54]弗雷澤.金枝[M].徐育新等譯,新世界出版社
[55]羅伯特·萊頓.藝術人類學[M].靳大成等譯,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
[56]方李莉,李修建.藝術人類學[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13.
[57]柒萬里,俞崧,黃建福.藝術田野調(diào)查法[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出版社,2013.
[58]中國藝術人類學會.藝術人類學的理論和田野(上下) [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
[59]赫伯特·里德.藝術的真諦[M].王柯平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60]博厄斯.原始藝術[M].金輝譯,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
2.指導教師定期檢查閱讀筆記,并給出相應成績;也可以通過在職研究生學習小組討論發(fā)言情況給出成績。研究生必須在第二學期期末提交兩份書面的文獻閱讀報告(字數(shù)5000字以上),文獻閱讀計1學分。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jīng)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wǎng)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wǎng)絡班即網(wǎng)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xiàn),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jīng)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jié)業(yè)證書;后期結(jié)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 換一換
換一換
	
 換一換
換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