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外國語大學在職研究生招生網(wǎng)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與羅蘭大學舉辦了“漢語與中國文學文化國際論壇”,該論壇由中國語言文學學院與匈牙利羅蘭大學孔子學院、羅蘭大學中文系共同發(fā)起,首屆論壇由匈牙利羅蘭大學主辦,來自匈牙利、法國、英國、愛沙尼亞等國的著名歐洲漢學家、學者與來自中國的學者共計50余人出席論壇。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以下簡稱“中文學院”)的教學單位有中文系、對外漢語系和漢語培訓中心。中文系負責中國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管理,對外漢語系負責本科留學生的教學管理,漢語培訓中心負責留學生非學歷生的教學管理。
本屆論壇分別由“語言學”、“神話與宗教”、“文學”、“社會與漢語教學”等分論壇組成。1論壇開幕式在羅蘭大學孔子學院報告廳舉行。開幕式由羅蘭大學文學院副院長、中文系主任、孔子學院院長郝清新教授主持,他首先介紹了羅蘭大學與北京外國語大學在學術與學生交流等方面形成的良好傳統(tǒng),并對各國學者踴躍提交參會論文,以及遠道而來參加學術討論表示歡迎。接著,羅蘭大學文學院副院長Boros Gabor代表學校發(fā)表了致辭。隨后,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院長魏崇新教授代表我校致辭,他簡要介紹說國際論壇的發(fā)起和舉辦是北外與羅蘭大學多年來有效與深入交流的結果,而第一屆論壇在雙方中文學院的合作下,從初春籌劃、炎夏征稿,再到金秋的正式舉辦,歷經大半年時間,于是,他用“春秋”之比喻示本屆論壇的重大意義,并歡迎更多的專家和學者2016年到北外參加第二屆“漢語與中國文學文化國際論壇”。最后,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羅蘭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黎敏再次強調了本屆論壇對漢語國際教育的重要性,并對各位學者的主題報告充滿了期待。在開幕式上,魏崇新院長還向郝清新教授頒發(fā)了中文學院學術刊物《國際漢語教育》編委的聘書,并代表學院向羅蘭大學中文系贈送了禮物。
開幕式結束后,論壇報告及討論隨即展開。本屆論壇分別由“語言學”、“神話與宗教”、“文學”、“社會與漢語教學”等分論壇組成。我院根據(jù)之前參會論文提交情況,匿名評審,擇優(yōu)選拔魏崇新、高育花、石云濤、馬曉冬、張洪波、唐利群、蔣文燕、何一薇、方稚松、白亮等10位教師出席論壇,并發(fā)表主題報告。這些報告從漢字文化、教材對比、古代神話小說詩歌、影視文化、網(wǎng)絡熱詞、絲綢之路等眾多層面向海外學者展示了我院在文學、文化、語言與漢語國際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實績,受到與會者的關注與好評。
“漢語與中國文學文化國際論壇”每年舉辦一次,旨在加強中文學院與海外高校的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提升學院學術交流的國際化水平,擴大北外在國際上的學術影響力。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wǎng)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wǎng)絡班即網(wǎng)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xiàn),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
換一換
換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