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段忠橋教授作了一場題為“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嗎”的講座,段忠橋教授從“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嗎”這一羅爾斯的著名論斷的含義、這一論斷能否成立入手,對這一論斷的不能成立做了充分的說明和論證。
段忠橋教授現(xiàn)任《中國人民大學學報》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學術期刊社副社長、中國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副會長。曾任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1993-2002年)、哲學院副院長(2007-2009年)。主要研究方向:歷史唯物主義、政治哲學、當代英美馬克思主義。
段教授先對這一論斷中出現(xiàn)的三個概念,即“正義”、“社會制度”和“首要價值”的含義做了澄清。他通過細致分析,認為這一論斷中的“正義”具有以下含義:第一,與社會基本制度(或主要制度)相關的分配正義;第二,正義的主要對象是社會基本結(jié)構(gòu),即“社會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權(quán)利和義務、決定由社會合作產(chǎn)生的利益之劃分的方式”;第三,正義要求平等地分配所有社會基本善,除非一種不平等分配有利于最不利者。其次,這一論斷中的“社會制度”的含義是什么?段教授認為,它就是政治憲法和主要的社會經(jīng)濟安排,而且是現(xiàn)實存在的社會制度。再次,這一論斷中的“首要價值”的含義又是什么?對于這一問題,羅爾斯沒有給出直接的、明確的說明,而只是通過給出“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正像真理是思想體系的首要價值一樣”這樣一種類比,讓人們?nèi)プ约侯I悟。這一類比告訴我們:一種思想體系可以具有不是真理的其他價值,例如“精致和簡潔”,但如果它缺少真理的價值,那它具有的其他價值也不能使其免受拒絕或修正;同樣,一種社會制度可以具有不是正義的其他價值,例如“有效率和有條理”,但如果它缺少正義的價值,那它具有的其他價值也不能使其免受改造或廢除。從這一類比我們可以推斷,“首要價值”至少有這樣兩種含義:第一,它是一種社會制度可以具有的多種價值中的一種,因為就像一種思想體系除了具有真理價值以外還可以具有“精致和簡潔”等其他價值一樣,一種社會制度除了具有正義價值以外還可以具有“有效率和有條理”等其他價值;第二,它是一種社會制度必須首先具有(即實現(xiàn))的價值,因為就像一種思想體系如果缺少真理這一首要價值,那即使它還具有其他價值也不能使免受拒絕或修正一樣,一種社會制度如果缺少正義這一首要價值,那即使它還具有其他價值也不能使其免受改造或廢除。
段教授接著說,如果我們對上述三個概念含義的理解是正確的,那“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這一論斷的含義就是:分配正義是現(xiàn)存社會制度必須首先實現(xiàn)的價值。段教授認為,首先,羅爾斯用以說明它的那一類比本身就不能成立。段教授援引科恩的觀點進一步指出,“正義和社會制度之間的關系確切地講并不像真理和思想體系之間的關系”。真理可以是“思想體系”的首要價值,但它卻不也是“表達”的首要價值,而表達,即通過口頭或文字把思想表示出來,才是與社會制度相類似的;蛘撸瑹o論怎樣講,社會制度與正義的關系更類似表達與真理的關系,而非思想體系與真理的關系。說得具體一點就是,一種陳述的真理性既不是它的合理表達的必要條件,也不是它的合理表達的充分條件,因為在通常的情況下,人們既不應被強求講出所有的真理(或真話),也不應被強求只講真理(或真話)。不應被強求講出所有的真理(或真話)是因為,有些真理(或真話)不適合在某一環(huán)境中表達,或者在某一環(huán)境中太難以表達,因而,僅就表達真理(或真話)本身而言,有時人們能做到的至多是使謊言降到最低程度,只要想一想各種新聞報道這種情況就不難理解;不應被強求只講真理(或真話)是因為,有時基于全面的考慮,不講真理(或真話)、甚至撒謊都可證明是合理的。正如不是所有的真理都適合表達一樣,與此同理,也不是所有的正義都能,或都應由社會制度來實現(xiàn),因為如同真理不是所有正當表達的必要條件一樣,考慮到所有的因素,有些正義是社會制度一時無法實現(xiàn)的,有些正義是社會制度一時不應實現(xiàn)的,因而,社會制度有時對正義的某些偏離也是合理的。如果正義與社會制度的關系并不像真理與理論體系的關系,而只像真理與表達的關系,那以真理是理論體系的首要價值,來類推“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就是不能成立的。其次,在實現(xiàn)正義的物質(zhì)條件尚不具備時,正義不會成為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在這一問題上,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即正義的實現(xiàn)是受一定條件,特別是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水平所制約的,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實際上,在正義尚無法實現(xiàn)的時候,我們無奈地接受其他東西會更好,盡管它們事實上與正義相矛盾。其次,在實現(xiàn)正義的物質(zhì)條件尚不具備時,正義不會成為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因而,此時正義不會成為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以當今中國的教育制度為例,讓每一個孩子,無論是大、中城市的孩子還是邊遠山區(qū)的孩子,無論是“富二代”還是“窮二代”享有同等的教育資源,無疑是正義的要求,但就當前我國經(jīng)濟和社會文化發(fā)展水平而言,做到這一點還不可能。如果我們以“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為由,要求當今中國的教育制度必須做到這一點,否則就必須加以“改革或廢除”,那結(jié)果會怎樣呢?結(jié)果仍然是做不到。第三,在多種價值并存的情況下,正義并不總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社會制度在價值的選擇上總是既要考慮正義又要考慮其他價值,因此,正義不會總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
那么,羅爾斯是當代最著名的政治哲學家,他怎么會提出“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這樣一個難以成立的論斷呢?段教授援引科恩的分析指出,不是國家應當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種它應當做的服務于正義的事,反過來說,不是所有的正義都是由國家實現(xiàn)的,因為正義這一范疇不能確保所有的正義都由國家來實現(xiàn)。因為正義不是為什么會造成這種社會事態(tài)而不是那種社會事態(tài)唯一原因,進而言之,應當造成的社會事態(tài)可以具有和缺少不同于正義的其他價值。羅爾斯的論斷把正義這一范疇說成是社會制度(即科恩講的國家)必須首先做什么的范疇。然而,正義無論是什么,即無論人們對它做何種理解,都只是一種規(guī)范原則,即告訴人們應當做什么或不應當做什么的一般性指示。如果某種正義因物質(zhì)條件所限而沒能成為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那它還是正義嗎?如果國家因各種原因沒能首先實現(xiàn)正義,而是先實現(xiàn)了其他價值,那它就是在做不應當做的事嗎?也許有人會問,指出羅爾斯的論斷不能成立,或者說,表明正義不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這樣做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嗎?在我看來,其意義重大。因為羅爾斯的這一論斷,以及這一論斷在我國的進一步演繹——正義是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首要價值,至少會使人們產(chǎn)生兩種錯誤的看法:一是不去思考正義本身是什么,而是把國家目前能夠?qū)崿F(xiàn)的價值都視為正義的,從而把一些雖然已經(jīng)實現(xiàn)但并非正義的價值視為是正義的;二是認為國家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必須首先實現(xiàn)正義,從而提出一些雖是正義的但目前卻根本無法實現(xiàn)的要求。這兩種看法顯然都會妨礙正義在我國的實現(xiàn),因而需要糾正。最后需要強調(diào)的是,表明正義不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決不是要貶低正義,而是要使正義能夠真正深入人心,能夠真正得以實現(xiàn)。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jīng)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wǎng)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wǎng)絡班即網(wǎng)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xiàn),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jīng)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jié)業(yè)證書;后期結(jié)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