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學
由教育部高等學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長春師范大學承辦的中國藝術大講堂系列活動——“舞臺與銀幕的中國氣度”主題宣講在長師會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代表聚集一堂,與學校師生闊談藝術,同話未來,共享盛會。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人文社科處處長楊華杰,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沈強,吉林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賀英春,吉林省教育廳副廳長劉學軍,吉林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王亮等教育藝術界代表出席活動。教育部高等學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周星主持會議,長春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劉多、長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莊嚴致辭。長春師范大學校長王延明,副校長劉鵬飛、陳愛梅,黨委副書記張廣翠出席活動;顒硬扇【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育部高等學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yè)教指委專家、20余所高校500余名師生現場參加,全國高校藝術類專業(yè)師生6萬余人線上觀看。
劉多在致辭中指出,中國藝術大講堂,是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精心指導下,為全國高校師生打造的高水平、普及化、專業(yè)化的藝術教育平臺。“舞臺與銀幕的中國氣度”,不僅是對中華美學精神的深刻闡釋與自覺賡續(xù),更是我們扎根中國大地辦好藝術教育、堅定文化自信的生動實踐。通過聆聽江平、劉佩琦等藝術名家的精彩分享,以及各位專家同仁的深入交流,學校師生能夠激發(fā)更多關于“中國氣度”的思考與探討,引導青年學子在藝術的殿堂中,既能仰望星空,汲取大師智慧,又能腳踏實地,在實踐中錘煉藝術擔當,創(chuàng)作出更多優(yōu)秀藝術作品。
莊嚴在致辭中指出,長影集團作為新中國電影搖籃,始終與時代同頻共振,每一步都踐行著“為人民創(chuàng)作、為時代立傳”的初心。2023年5月,長影集團與長春師范大學攜手成立長影電影學院暨長春師范大學文旅與電影學院,是以產教融合推動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生動實踐。長影集團愿以此次大講堂為契機,深化與各方聯動,為青年人才搭建橋梁,為中國藝術教育貢獻“長影力量”。
隨后,國家一級導演、國家電影局原副局長江平,國家一級演員劉佩琦,分別以《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藝工作者德藝雙馨之路》《文藝創(chuàng)作之魂——從表演到銀幕的中國氣度》為題授課。
江平圍繞文藝創(chuàng)作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以多部紅色電影、主旋律電影的創(chuàng)作過程為例,形象生動、深入淺出地說明深入生活對塑造藝術形象、引發(fā)情感共鳴的重要性。他表示,只有到人民中、生活中去,以德藝雙馨為職業(yè)追求,才能創(chuàng)作出有思想、有溫度、有質感的作品,為時代畫像、立傳、明德。
劉佩琦結合自身演藝經歷分享藝術感悟,認為熱愛、刻苦、守德是一個演員藝術生涯的靈魂。熱愛是藝術的源泉,是藝術追求的第一驅動力;刻苦是路徑,唯有不斷探索方能提升技藝;守德是基石,是演員應盡的責任,也是事業(yè)持久的重要前提。鼓勵廣大學生要在藝術道路上堅定信念,立足時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用熱愛、技藝和品格,展現舞臺與銀幕的中國氣度。以青年奮斗之姿,舉起藝術火炬,搭建起真善美的橋梁。
教育部高等學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胡智鋒就專家授課內容與學生學習成長有機結合做深入闡釋,引導在職研究生樹立正確的藝術觀和創(chuàng)作觀,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更好地服務教育強國、文化強國建設。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絡班即網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