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管理學
中國人民大學全日制公共管理碩士(MPA)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
一、適用學科專業(yè)
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yè)(全日制 學習年限:3年)(學科門類:管理學 一級學科:公共管理)
二、培養(yǎng)目標
培養(yǎng)適應我國公共管理現(xiàn)代化、科學化、專業(yè)化的要求,為政府部門及非政府公共機構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洹W有專長、社會緊缺的高層次、復合型、應用型的專門人才。
三、課程設置和學分要求(見“課程設置”欄相關內容)
全日制MPA研究生應完成的總學分為45學分。其中,學位課程必修課不少于30學分,專業(yè)方向課不少于10學分,社會實踐5學分。
四、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安排在第四、第六學期分兩次進行,研究生到公共管理社會實踐基地進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社會實踐,5學分;其中,第一次社會實踐為期6個月,3學分;第二次社會實踐為期3個月,2學分。第一次社會實踐完成后,研究生在第五學期開學2周內按照相關要求提交5000字以上的社會實踐報告和實踐鑒定;第二次社會實踐完成后,研究生提交由實踐基地開具的實踐鑒定。
五、論文撰寫
研究生在校期間應完成的論文包括:課程論文和學位論文。(1)課程論文:根據(jù)授課教師的要求完成。(2)學位論文:研究生在修滿規(guī)定學分后,進入學位論文寫作階段。研究生在第五學期開學后,向導師組提交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由導師組負責人組織開題報告會,對論文可行性予以評價,投票決定是否通過開題報告。開題報告未通過的研究生,需再次參加MPA教育中心組織的開題報告會。論文開題報告通過后方能進入學位論文的寫作。研究生在第六學期開學時提交學位論文答辯申請,經資格審查合格后,可進入學位論文答辯。
1 、公共管理碩士(MPA)必修課(不少于 30 學分)
社會主義建設理論與實踐 2 學分
外語 4 學分
管理學 2 學分
公共管理學 2 學分
公共政策分析 2 學分
政治學 3 學分
管理科學研究方法 3 學分
社會學概論 2 學分
應用經濟學 3 學分
行政法 2 學分
公共財政 3 學分
電子政務 2 學分
社會經濟統(tǒng)計學 3 學分
中國古代治國通論 2 學分
2 、公共管理碩士(MPA)選修課(不少于 10 學分)
領導科學與藝術 2 學分
西方政治思想史 2 學分
社會心理學 2 學分
公共關系學 2 學分
當代中國對外關系 2 學分
組織行為學 2 學分
人力資源管理 2 學分
公務員制度 2 學分
社會保障理論與政策 2 學分
房地產政策 2 學分
土地規(guī)劃與管理 2 學分
城市與區(qū)域公共政策 2 學分
教育管理與政策 2 學分
環(huán)境政策與管理 2 學分
非營利組織 2 學分
危機管理 2 學分
地方政府治理 2 學分
城市管理 2 學分
農業(yè)經濟學 2 學分
公文寫作 2 學分
國外公共管理專題(英語) 2 學分
公共管理倫理學 2 學分
數(shù)字化城市管理 2 學分
城市戰(zhàn)略規(guī)劃與管理 2 學分
城市發(fā)展熱點問題分析 2 學分
項目評估 2 學分
注:選修課由學生在本系所開設的選修課內或在全校開設的研究生課程范圍內任選。
3 、公共管理碩士(MPA)社會實踐( 5 學分 )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絡班即網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xiàn),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