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藝學
中國人民大學文藝復興研究院院長丁方教授在中國人民大學的“文藝復興”論壇系列講座上作了題為“東方文藝復興理念闡釋”的講座,丁方是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執(zhí)行院長 、中國美協(xié)油畫藝委會委員 、中國油畫學會理事 、中國人民大學文藝復興研究院院長。
丁方教授指出,文藝復興(Rinascimento),意為再生或復興。西方文藝復興的源頭是兩希文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包含對東西方文藝復興的深刻理解,以及歷史文化學的闡釋。西方文藝復興蘊含著超越時空的啟蒙階段,同樣東方文明中也蘊含著人類的精神密碼,除了對先秦諸子百家的回溯,也包括軸心時代世界上其它文明的借鑒。在人類歷史此刻的進行之時,中國將成為東方文藝復興的闡釋者,因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宏偉愿景,必須在東方文藝復興的歷史進程中獲得定位;且東方的文藝復興的砥礪空間恰好是在“一帶一路”上發(fā)生演變的,中國歷史必然性地被選擇為“東方文藝復興”的闡釋者和表現(xiàn)者。
來自倫敦大學絲路研究中心的毛銘博士作了主題為“中亞壁畫上的唐代八國峰會”的講座。毛銘博士展示了多幅考古挖掘現(xiàn)場的照片,以最為直觀的圖像化的形式配合講解與闡釋。中亞五國由絲路連接,壁畫中記載了歷史中的各個國家關于祭祀、帝王生活、王宮建筑等情況。在毛銘博士闡釋之中的中亞,是一個絲路的中心,是東西文明交匯的走廊,溝通歐亞大陸上的古代的東方文明。在軸心時代,古代文明起落之后,由絲綢之路貫穿起來的,考古發(fā)掘主要集中在這一帶,它給予一個嶄新的地理概念和時空概念,同時更是古代文化的交流融匯之地。關于中亞地區(qū)的歷史考古文明也啟示著中國知識分子要具備一種世界性的眼光。
文化生態(tài)社會獨立學者劉建華教授作了主題為“從孔子的世界看東方文藝復興的思想基礎和價值取向”的講座。劉建華教授表示,所謂東方文藝復興,首先應該是方法的復興。從孔子的世界看東方文藝復興的思想基礎和價值趨向,劉建華教授從思想家的角度設置了一種設問,表示這是信念而不屬于一種邏輯,它先驗地預見一種前提,即孔子世界;同時,從孔子的世界看東方文藝復興的思想基礎和價值趨向,它必須主觀地預設一種行為,即反觀;第三,它須自律地提出一種預期,學者代表時代良知的人,有責任考慮東方文藝新的價值趨向是什么;第四,它必須自由的,且自由地預見一條找到答案的路徑,也就是方法,即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重新發(fā)現(xiàn)世界和自己、重新認識世界和自己的途徑。因此,東方文藝復興,是世界文藝復興的一個東方途徑,一個中國意向。
在建立文藝復興理念的基礎之上,以新的姿態(tài)重新面對文本與物的歷史,這也是即將舉辦的中國人民大學“文藝復興高峰論壇”論壇的宗旨。藝術學院把文藝復興作為學院的主導發(fā)展方向,將西方文藝復興和東方文藝復興的并行研究,以此努力構(gòu)建一個人類共同體的文化版本;中國傳統(tǒng)文明則亟待需走向世界,經(jīng)受人類文明的包容與洗禮,這也是全球價值觀的轉(zhuǎn)換,更是一種歷史必然。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jīng)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wǎng)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wǎng)絡班即網(wǎng)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xiàn),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jīng)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jié)業(yè)證書;后期結(jié)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